正午6:旧山河,新故事
正午故事 |台海出版社
0.00 ¥42.00
收藏
浙江图书馆
  • ISBN
    9787516818848
  • 印刷时间
    2018-08-01
  • 库存
    正在获取...
产品特色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1. 《正午》第六期全新改版,首推“旅行文学”特刊——我们带着好奇心看四方风物,远到中亚、美国、欧洲,近在城市的废墟和动物园。这是一次全新的改版,是智识和情感的多重旅行。

2. 更自由、更成熟、更具个人风格的旅行写作——叶三、刘子超、杨潇、郭玉洁,四位作者的四组长篇游记,打破了我们以往对于旅行文学的刻板印象,他们以丰富的知识储备、个人化的浸入式体验,将阅读、观察、采访、思考融合在一起,观察不同的风土,聆听人的故事,用文字让那些时空停在心里。

3. 倾听身边人的“假期回忆”,追问“旅行的意义”——本期特刊收入了编辑部做的一组国庆假期问卷,有我们熟悉的作家阿乙、周轶君、小转铃,也有上海的退休工人、一边做育儿嫂一边写作的范雨素,从这些回答里,我们可以看到旅行对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意义。对很多人来说,它仍然是非常难得的。

4. 从城市中的遗址、废墟到横跨欧亚大陆的公路旅行——本期特刊“视觉”部分收入了三组近六十幅照片、以图像重建记忆中的旅行。


作者简介

正午故事,界面新闻子品牌,致力于打造原创的非虚构写作平台。我们希望能避开热点和新闻头条,寻找那些不为人知且富含意义的线索,被主流媒体忽视的角落。正午创建于2014年9月。


内容简介

本书是《正午》系列的第六本,不同于此前五本,这是一本旅行文学特辑,一次全新的改版。

 

“随笔”选择了四位作家叶三、刘子超、杨潇、郭玉洁的游记。《在烈日和暴雨下》,叶三写了自己去额济纳和舟山看音乐节的经历,还有新疆音乐人吐尔逊的老家麦盖提,一路的旅程,关于音乐,也关于人。《困守咸海的人》,世界三大内陆海之一的咸海,正在萎缩之中,刘子超在这个少有人至的地方,目睹了沧海桑田的变化,以及困守者孤独艰苦的生活。《坐火车横越美国》,杨潇在美国搭乘长途列车,从芝加哥前往旧金山,自东向西穿越六个州,全程五十多小时,他写下了沿途的风景、遇到的人,也勾勒了美国铁路的历史。《秦腔、卖蜂蜜的记者,和被困的僧人》,郭玉洁重走丝绸之路东段之后写成此文,是一次将现实和历史、陌生人与记忆交织起来的尝试。

 

“问卷”收集整理了一组关于国庆假期的问卷。《母亲把我的外套脱了,蒙上了我的眼睛》是范雨素充满细节的回答。周轶君在《一口海胆吃苦了》里面,讲到zui不喜欢中国各大旅游景点的厕所,这是许多人的心声。从这些回答里,我们可以看到旅行对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意义。对许多人来说,旅行还是很难得的。

 

“视觉”我们推荐《每一处遗迹都是城市的记忆》,作者何宽拍摄了北京的一些遗迹,是一次城市的微型旅行。《贵阳到罗马:公路,又见公路》,是一个年轻人,从家乡贵阳出发,历时120天,历经16个国家,横穿亚欧大陆到达罗马。

 


精彩书评

我又翻出吐尔逊在大海边的照片,我注视着他和大海。将那些旅行记录下来的时候,谁能料得到之后发生的事情。我想,对我来说,这就是旅行文学的意义,它给了我机会将这些偶遇固定,“给时间涂上香料,使时间免于自身的腐朽”。在我遗忘的时候,它会提醒我:你曾经心动。——叶三

 

旅行如同进入一座有围墙的城邦。你偶然打开围墙上的一道缺口,得以进入城邦内部。突然之间,那个此前一直存在于想象中的事物,变成了有形世界的一部分……就像旅行作家芙瑞雅·斯塔克(Freya Stark)所说—从此以后,不管你和它相隔多远,它都会永远属于你。——刘子超

我甚至还会天真地想,假如我们对旅行理解得更丰富一些—譬如,在出发之前多做些功课,发现叠加在旅行线路之上更多的线索,历史的、文化的、心理的,是不是可以淡化对于编造的需求?旅行是对“所有可能的世界”的探索,当我们做到了这一点,我们的写作也会变得更加诚恳吧。——杨潇

这就是*好的旅行。恋爱是*好的了解一个人、了解一块土地的方式,爱过、吵过架、伤心过,从此这个地方就文在了身体上。

可是恋爱并不容易谈,那么,去采访吧。无论如何,了解一个地方,人比风景重要。——郭玉洁

童年,约四岁时,母亲领我进了一次襄阳城。我在商场见了一辆童车,哭着,闹着,在地上打滚,要买。母亲把我的外套脱了,蒙上了我的眼睛。——范雨素


精彩书摘

旅行的问题

文/郭玉洁

我的第一次长途旅行,是在大学毕业之后。当时我存了一 小笔钱,心想,我要去一个最远的地方(当然是在中国,那时 候出国还不那么容易),嗯,那就是福建。我又想,不对啊,我 身在北京,最远的地方应该是云南,或是西藏、新疆。于是我明白了,我内心的出发点,是我出生生长的地方,甘肃。

我还是去了福建。后来又去了很多其他地方。我常常回想这第一次旅行前、分解式的内心活动,它清楚表明 :旅行的动力,在于去一个“最远”的地方,也就意味着,最不同的地方——相对于出发的地方。而出发的地方不一定是物理上此身之所在, 它是你最熟悉、最依恋的地方,是一个坐标。

随着生活的积累和变动,坐标也会发生变化。出国的时候, 这个起点,就是中国。去真正的异国他乡,观看奇特的风土人情。 好奇,猎奇,只是一字之差。

所以最早的旅行,是探险、征服。20世纪以来,旅行成为 中产阶级的休闲方式,逃离日常生活,是一年里唯一的指望。 可一旦上路,又不可避免地,是新的无聊和疲倦。苏珊·桑塔格曾在《论摄影》里讲到拿着相机猛拍、工作狂式的日本游客。 的确,旅行,常常是工作、生活的另一种形态。

作为记者,其实每一次采访,都是一次旅行。离开家,乘 坐某种交通工具,去咖啡馆,或是另一个城市、乡村,见到陌 生人,聆听他们的故事。也可以说,每一次我们离开自己熟悉 的角落,都是在旅行。比如冬天结束之后,从卧室走到阳台, 看那些幸存下来的植物。又比如“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浮生若梦,每个人都是世间的游客,这是中国式的隐喻。

但是今天人们所说的旅行,是一件专门的事情,旅行本身, 就是目的。游记,或者说旅行写作,通常也指一种特定的文体。

***

若干年前,我曾在一本发行量很低的杂志工作— 我并不 介意读者多少,最边缘的地方,有最大的自由。在那里的自由, 就是开始尝试旅行写作。

在那本杂志,我和同事们常常“发现中国”,“发现”了边疆,“发现”了“胡焕庸线”,“发现”了云南,又“发现”了江南。“发现”这个词很有意思,从政治、文化中心出发的记者们,有 哥伦布一样的优越感,但是之后的写作,只是证明了我们真正是“祖国的陌生人”。对历史无知,也对现实无知。在这些地方的旅行,通常都很潦草,很茫然。有人唯一的采访对象是出租 车司机,有人只是换个地方在咖啡馆坐着。我的旅行中,印象最深的,是和同事在大巴上吃一袋五香鸡爪。 在这些失败的尝试中,我逐渐知道旅行写作是一种不容易的文体,它需要动用所有的知识积累,把一个陌生的地方,变 成“有我之境”。它也是一种包容性很强的文体,个人的阅读、 观察、采访、思考,都在其中。它不仅改变了写作,也改变了 旅行。离开家,上路,观察不同的风土,聆听人的故事,让那 些时空停在心里。你准备得越多,世界在你面前展现得越多。 当我回忆过去,那些写过的,才是我真正去过的地方。这样的写作,本身就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旅行。

在中国,旅行成为普遍的生活方式,不过是近二十年的事。 因此,旅行写作也是一种年轻的文体。年轻,而富于诱惑力, 吸引了很多厌倦此地、视野和个人风格都在扩张中的写作者。 过去一年里,《正午》也刊发了许多游记,我们选择了其中一些, 以作者为单位结构成书——游记这种文体,要求着更成熟、更有个人风格的写作者。同时,在中国,旅行的兴起是从国庆黄金周开始的,所以我们做了一个国庆假期问卷,从中选出了几 份,其中有我们熟悉的作家、记者,也有上海的退休工人,以及一边做育儿嫂一边写作的范雨素,从这些回答里,我们可以看到旅行对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意义。对很多人来说,它仍然是 非常奢侈的。

***

有一天,整理文章的时候,我发现近年写的长文,都是游记。 有微微的心惊:这是什么样的兆头?是不是说明我已经无能发现身边的故事了,以至于必须求助陌生之地? 原因可能是,只有在旅行中,我是最敏感的。像丛林里出门觅食的动物一样,每一个毛孔都张开,准备应对一切意外— 危险或惊喜。而在熟悉的环境里,我已经麻木了。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我旅行的热望冷却了几分。

很早以前,我读到贾樟柯的一篇文章,大意是,年轻时想去远方,但是真的去了远方,却发现所有地方的人们,都是一样的悲欢,一样的痛苦,一样的爱与恨。这真是我读过的关于 成长最伤感的一段话了。在旅行中,人们是否看多了“奇”,而 忽略了那些相通的部分?它也提醒我,有些作家一辈子居住在 某个地方,却是伟大的心灵旅行家。

离开,或是固守家中?为什么旅行?应该旅行吗?最终是 穿透了生活的本质。没有人比伊丽莎白·毕肖普(Elizabeth Bishop)在诗歌《旅行的问题》(包慧怡 译)里写得更好了, 容我引用其中几节,作为结束 :

 

想想漫长的归家路。

我们是否应该待在家里,惦记此处?

今天我们该在何处?

在这最奇诡的剧院里

观看剧中的陌生人,这样对吗?

是怎样的幼稚 :只要体内一息尚存

我们便决心奔赴他乡

从地球另一头观看太阳?

去看世上最小的绿色蜂鸟?

去凝视某块扑朔迷离的古老石雕,

扑朔迷离,无法穿透,

无论从哪个视角,

都当下可见,永远,永远赏心悦目?

哦,难道我们不仅得做着梦

还必须拥有这些梦?

我们可还有空间容纳 又一场余温尚存、叠起的日落?

最后,旅行者取出笔记本写道 :

可是缺乏想象力使我们来到

想象中的地方,而不是待在家中?

或者帕斯卡关于安静地坐在房间里的话

也并非全然正确?

洲、城、国、社会 :

选择永远不广,永远不自由。

这里或者那里......不。我们是否本该待在家中

无论家在何处? 


目录

PART I  随笔ESSAY

在烈日和暴雨下 / 叶三

在烈日和暴雨下 003

莆田表哥和椰子鞋 017

我没有登上鼓浪屿 021

游潮汕:生活要像海里的鱼 025

在日本 040

这个冬天的动物园 047

 

有围墙的城邦 / 刘子超

梅雨江南:从杭州到皖南 055

困守咸海的人 086

 

所有可能的世界 / 杨潇

坐火车横越美国 105

昨日的世界秩序 / 郭玉洁

秦腔、卖蜂蜜的记者,和被困的僧人 129

陈忠实的沉默 151

这就是个活儿 158

西班牙笔记 168

 

PART Ⅱ 问 卷 Q&A

母亲把我的外套脱了,蒙上了我的眼睛/范雨素

到处是敌意而漠然的眼神 / 阿乙

一口海胆吃哭了 / 周轶君

记得带上晾衣绳 / 陈阿姨

PART Ⅲ 视 觉 PANORAMA

每一处遗迹都是城市的记忆 207

从贵阳到罗马:公路,又见公路 227

1000公里走回家 255


 


读者免费借回家
加入书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