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GC传播时代
喻国明 |中译出版社
0.00 ¥79.00
收藏
浙江图书馆
  • ISBN
    9787500175636
  • 印刷时间
    2024-01-01
  • 库存
    正在获取...
产品特色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1. 紧跟前沿科技动态:

ChatGPT带来的技术浪潮持续席卷社会各行各业,我们每个人也被技术追赶的脚步持续提醒着思考人与技术的关系,人们需要在这个ChatGPT不断引发关注,但也仍亟待完善的阶段,紧密追踪和深入剖析技术对于每一个领域的影响。传播发生在每个人每天生活中的每个方面,掌握新技术对传播的影响,往往就是意味着理解了技术如何影响时代脉搏的跳动节奏。洞察传播学范式变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尽管学术界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稳定圈子,但传播的触角已经延伸至社会的每个角落,社科学术的各领域新发现都难免带有传播技术嬗变的痕迹,因此也需要对其加以持续关注。

 

2.  作者重磅权威:

作者喻国明为传播学领域的重要学者,在传媒经济、认知神经传播学等领域深耕多年、积淀厚重,其新作往往是新闻传播学界的重要关注对象,作者在传播学领域的学术影响力和号召力将使得这本新书成为又一本必读书。喻国明是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传播创新与未来媒体实验室平台主任,国内传播学领域最知名的专家之一,第七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北京市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中国新闻史学会传媒经济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中国互联网营销年度报告(蓝皮书)》主编、《中国社会舆情年度报告(蓝皮书)》主编等。其主要研究领域为新媒体研究,舆论学,传媒经济与社会发展,传播学研究方法。迄今为止,独著、合著出版的学术专著、教材、蓝皮书共46本,论文1000余篇。

 

3. 内容新知价值:

本书内容紧扣业界实践前沿,抓住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和大模型的风靡流行对于学界的认知冲击浪潮,对于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在传播学领域的颠覆性影响进行细致地分析,捋清新技术的发展逻辑和脉络,提出和传播新的学术概念,本书内容中对于现有技术的深度刻画分析本身就形成了一大学术内容细分优势,对于认知转向的范式转变的把握更是独具发现价值。


作者简介

喻国明,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第七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师范大学传播创新与未来媒体实验平台主任。我国传播学实证研究的领军者、传媒经济学的奠基人及认知神经传播学的开创者之一,其著作有《游戏与元宇宙》等。


内容简介
精彩书评
精彩书摘

第一章 ChatGPT:生成式AI掀起浪潮(节选)

ChatGPT 是一项颠覆性的技术,问世短短两个月便吸纳了过亿的活跃用户,一举成为全世界热议的焦点,“出道即巅峰”。作为一名研究者,当这种大潮涌来时,既要有拥抱新生事物的热情和勇气,也不能随波逐流、失去学术逻辑的方寸。热现象、冷思考,要看到更深层次的逻辑变化和更高意义上的结构效应,以便为社会和时代的发展提供来自学界的独特视角和智慧,这也是学术界诸公的社会责任。我是做传播研究的,更多的情况下是从传播和传媒的角度解读 ChatGPT 浪潮下的传播革命与媒介生态,分析其到底会导致和引发什么样的革命性改变及生态级意义上的社会重构。

第一节  ChatGPT是什么

ChatGPT 比较准确的翻译是“生成型预训练聊天机器人”。它拥有语言理解和文本生成能力,能够通过连接大量的语料库训练模型,实现上知天文地理,下知世间万象的互动聊天,不仅如此,它还能完成撰写邮件、视频脚本、文案、代码和翻译润色等任务。

生成型 

ChatGPT 在生成内容方面是把资料本身按照其逻辑关系进行重新梳理和整合。它生成的文本是有结构的,不是材料的堆积,同时这一结构与人类表达的语义越来越接近。ChatGPT 与以往的智能搜索工具不同,它具有内在的关联性,引入了关系范畴、关系变量,把内在要素甚至包括它与人的关系、与场景的关系都进行了相应的处理。也就是说 ChatGPT 呈现的内容是以一种结构化的方式呈现出来的。

预训练 

“预训练”意味着 ChatGPT 通过深度学习这一底层的智能化技术,在人的干预之下,对海量的文本进行大量的训练学习。在这种训练学习当中,ChatGPT 不断提升自己的匹配能力和意义关系配置协同能力。

聊天型机器人 

ChatGPT 的核心能力是卓有成效地运用了 RLHF(reinforcement learning with human feedback,即基于人类反馈的强化学习)。这一技术解决了生成模型的核心问题,即如何让人工智能模型产出和人类的常识、认知、需求、价值观尽可能匹配的文本。

基于 ChatGPT 的底层技术逻辑,它在中短期内功能性扩张的主要方向是:归纳性的文字类工作、代码开发相关工作、图像生成领域工作、智能客服类工作。有人把 ChatGPT 的这些功能表现个案说得神乎其神,似乎可以立即替代人的大部分认知和理解性的工作,其实是对于目前 ChatGPT 这种新型人工智能应用的误读。ChatGPT 本质上依托于一个参数量巨大的神经网络模型,其训练过程基于网上现有的语料,而这些训练数据本身良莠不齐,并不都是优质文本,因此有可能出现真假不分的事实性错误问题。此外,ChatGPT 给出的答案只是基于其理解生成的最佳结果,而其预训练存在知识盲区,且可能根据字面意思进行推理而出现“一本正经胡说八道”的现象。比如,自然语言理解困难之一是语境问题,缺乏上下文可能导致对语义的理解不准确,进而导致 ChatGPT 给出错误的文本输出。特别是对于常识的理解偏差的问题,这是由于 ChatGPT 基于大量文本进行预训练,而常识(比如“下雪不冷化雪冷”)通常不会直接收录在这些文本中,因此缺乏对常识的掌握,进而生成离谱的回答。换句话说,ChatGPT 目前所能替代的一些工作,主要是归纳性的,而不是创造性的。比如,ChatGPT 可以写好论文的文献综述,但真正要实现创新、创造,恐怕目前预训练的模式所能达到的高度还远不能望其项背。


目录

第一部分|生成式 AI 的崛起

第一章  ChatGPT:生成式AI掀起浪潮  

第一节  ChatGPT是什么 

第二节  ChatGPT开启智能互联时代 

第三节  ChatGPT对于人的又一次重大的赋能赋权 

第四节  ChatGPT影响传播生态和传播者角色转变 

第五节  AIGC传播时代社会与传播的治理之道 

第二章  生成式AI引发传播革命与媒介生态的重构  

第一节  ChatGPT在拟真和功能维度步入全新阶段 

第二节  ChatGPT核心技术的三个关键词 

第三节  三重维度激发传播领域变革  

第四节  AIGC传播时代传播与社会的治理之道 

第三章  生成式AI趋势下智能互联的新特点、新机制与新趋势 

第一节  开启智能互联时代的里程碑 

第二节  智能互联时代的新特点 

第三节  智能互联时代的新机制 

第四节  智能互联时代的新趋势 

第四章  生成式AI浪潮下内容生产的生态级演进 

第一节  生成式AI内容生产的关键要素  

第二节  生成式AI内容、权力与价值逻辑的升级 

第三节  媒介内容生产与传播生态的协同演进 

第五章  未来内容生产者的身份转变与逻辑重构 

第一节  提示工程师诞生的必然性、偶然性、适应性 

第二节  在历时性和共时性层面的媒介变革与权力赋予 

第三节  协同视域下提示工程师与新闻业的关系演进与身份转变 

第四节  生成式AI浪潮下新闻工作者的逻辑重构 

第六章  生成式AI对重要传播内容的生态赋能与价值迭代  

第一节  生成式AI型塑短视频信息新生态  

第二节  基于知识媒介生成式AI赋能的质性描述 

第三节  “资源-竞争-繁衍”:短视频价值迭代的逻辑架构  

第四节  生成式AI短视频发展的趋势和转向 

第七章  生成式AI浪潮下版权生态的态与势  

第一节  版权范式的时代转型  

第二节  以“知识元”为核心的版权图谱  

第三节  整体观与过程观下的版权价值衡量体系 

第四节  价值回报形式和价值分配新途径  

第二部分| AIGC 传播时代认知争夺的转向

第八章  策略性传播范式的全新转型 

第一节  “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认知竞争 

第二节  “元传播”——传播范式变革的核心问题 

第三节  智媒技术与微粒社会重书传播规则 

第四节  “刺激-认知-反应”的研究范式升维 

第九章  把握AIGC传播时代的脉搏  

第一节  未来传播影响力再探讨 

第二节  媒介生态变革下构建未来传播影响力的基本尺度 

第三节  未来传播的时空属性与个体认知结构的耦合 

第四节  未来传播的关键点在于实现认知“破圈”  

第十章  认知带宽:AIGC传播时代用户洞察的新范畴  

第一节  个性化传播时代与个性化媒介效果研究范式  

第二节  认知带宽的概念 

第三节  认知带宽的评价方式与影响因素 

第四节  认知带宽的研究议题与研究指标 

第十一章  元宇宙视域下认知竞争逻辑的重塑 

第一节  媒介社会中认知资源的有限性与信息无限性的矛盾  

第二节  中介化视角下个体带宽与媒介的关系 

第三节  认知竞争逻辑下信息加工与个体带宽的匹配过程 

第四节  元宇宙时代智能技术与个体带宽的耦合 

第十二章  认知竞争时代的传播转向与操作策略  

第一节  认知竞争时代的传播转向 

第二节  认知竞争的操作路径解析 

第十三章  人们的媒介认知如何影响其媒介使用  

第一节  基于用户逻辑的媒介认知的三个维度 

第二节  媒介认知的全民偏向 

第三节  用户的媒介认知差异与使用差异 

第四节  情境适切指标与媒介使用行为 

第十四章  体验时代的传播转型 

第一节  体验时代:非理性认知逻辑的转型  

第二节  体验时代下认知形态的新特征  

第三节  体验时代下影响人们认知建构的路径 

第十五章  “认知竞争”的关键性分析视角  

第一节  个体视角:注意资源有限性与社会认同  

第二节  媒介视角:深度媒介化与媒介赋权  

第三节  社会视角:超级个体的社会  

第四节  未来图景与可能范式  

第三部分| AIGC 传播时代行为传播学的构建

第十六章  行为传播学的学科价值、研究方向与关键议题  

第一节  传播话语的阐释危机  

第二节  传播学重构的思维转向  

第三节  行为科学的崛起启动传播学的重构 

第四节  社会发展逻辑下行为传播学的超学科构建  

第十七章  行为传播学:未来传播学学科构型的核心范式

第一节  行为、行为研究及其与传播学的契合之处  

第二节  行为传播学的基本内涵、使命承载与研究路径  

第三节  行为传播学的基本分析维度及其系统性互构  

第十八章  元宇宙视域下传播行为的路径模型与拓展机理  

第一节  从社会演化的视角看待行为研究的进路  

第二节  传播环境的升维  

第三节  人类行为的演化

第十九章  统摄性范式下的中层理论与范式补充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重构还是统摄  

第三节  范式统合从范例开始  

第四节  差异易感性媒介效应模型作为“问题-解答标准”  

第五节  行为传播学的研究方法  

第六节  行为传播学范式定位的传播研究  

第二十章  深度媒介化视域下的社会治理:基本范式与底层逻辑  

第一节  深度媒介化过程中社会涌现的新现象  

第二节  深度媒介化社会治理的困境  

第三节  深度媒介化社会治理的新逻辑  

注  释  


相关推荐
读者免费借回家
加入书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