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河南省shou个国外考古项目,蒙古高勒毛都2号墓地的发现入选2019年度世界十大考古发现,引起全世界关注。这本《龙出漠北显华章——高勒毛都2号墓地中蒙联合考古记》是我们首次尝试面向公众编写的考古报告,用通俗精炼的文字和丰富的图片带大家走进蒙古考古现场,了解考古队员在蒙古的工作和生活,共享那些精彩难忘的瞬间。本书的体例也是中国考古行业首创,旨在向公众分享这一重要发现成果,展现中国考古人的风采,展示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
——刘海旺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2020年夏天,考古进入热搜,缘于考古界的“宠粉”行为——给一主动报考北京大学考古系的高才生送上各种实用大礼包。高才生学考古之所以成为热门话题。正说明了考古的冷门与不被人理解。
2020年9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我国考古zui xin发现及其意义为题举行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习总书记的讲话,再次将考古带入公众视野。
那么,到底是什么是考古,考古人到底是做什么工作的呢?本书没有讲述高深的理论,而且用一次持续三年的联合考古行为,用普通人能够看得懂的语言,展示了中蒙两国考古人在蒙古国高勒毛都的工作、生活、研究成果与探索过程。
对生活条件的艰苦,考古队员们没有报怨,他们记住的是工地那湛蓝的天空和清新的空气;面对被洗劫一空的墓室,他们没有沮丧,而是积极的绘图与记录,以便将来更好地研究;对于联合工作的争论,考古人没有在意,他们深知这是不同文化引起的,他们把合作的美好瞬间记录下来,并期待下一次的文化交流。
合上此书,相信您会明白,考古是文化,是了解历史的一种方式,是在文献资料之外与古人的深入交流……
2017年7月至2019年8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与蒙古国乌兰巴托大学学者在蒙古国后杭爱省开展了3个夏季的联合考古调查、发掘和研究工作,对高勒毛都2号墓地等从青铜时代到铁器时代的重要遗址进行了调查测绘,并对部分遗迹进行了发掘研究。前期部分成果已经分别在蒙古国和中国学术期刊上发表。新华社海外频道以英文发布,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被多个国家的媒体转载。蒙古国后杭爱省高勒毛都2号墓地被美国考古杂志评选为2019年度的世界十大考古发现,这是中国考古学者实施的国外考古项目首次入选为“世界十大考古发现”。
这本书的定位是面向公众的科普著作,主要以图片为主,辅之以简要的文字说明。同时为了实现联合考古工作在推动国际人文交流中的作用,在书中同时使用中文、英文两种文字,便于向更广的国际社会介绍这一成果。
墓葬中随葬的玉剑饰、金冠形饰等是匈奴墓中首次发现。玉剑璏在此墓葬中的发现尤其值得关注。已发掘的匈奴贵族墓葬中玉器并不罕见,玉璧、玉璜或者小饰件等都有发现,但是尚未见到剑具。《汉书·匈奴传》中有汉宣帝赐玉具剑给匈奴呼韩邪单于的记载,反映玉具剑在当时属非常贵重的物品。
温馨提示:请使用荆门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