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第一章 銘文考釋 (1)
第一節 讀伯克父甘婁盨銘瑣記 (1)
第二節 曾伯克父諸器析論 (11)
第三節 讀新刊曾子叔諸器 (29)
第四節 曾卿事季宣簋考釋 (38)
第五節 續論曾卿事宣諸器 (44)
第六節 讀近刊曾器散記 (51)
第二章 歸屬繫聯 (62)
第一節 黽壺蓋的年代與國別 (62)
第二節 齊公去余鼎的國別及器主 (70)
第三節 由新見陽小叔父鼎看叔姬鼎等銅器及相關問題 (73)
第四節 曾孫卲與曾孫懷銅器繫聯 (78)
第五節 曾大保諸器繫聯 (83)
第三章 語言文字 (89)
第一節 說荊子鼎銘文中的“麗” (89)
第二節 新出兩件曾子鼎繹讀 (100)
第四章 歷史地理 (114)
第一節 西周金文中的“西宮”“東宮”“南宮”及相關問題 (114)
第二節 公仲考論 (129)
第三節 曾仲考論 (133)
第四節 隨州文峰塔墓地出土曾侯編鐘“穆穆曾侯”及其他 (137)
第五節 從棗陽郭家廟墓地的發掘看楚王熊章鐘鎛的“西陽” (143)
第六節 出土資料所見曾國疆域的分佈及變遷 (147)
第七節 棗陽曹門灣M43出土銅器銘文及相關問題 (158)
第八節 從吳叔襄鼎談到棗陽曾國墓地出土的夨、衛、諸器 (165)
第九節 棗陽郭家廟墓地出土的衛伯須鼎及相關問題 (174)
第五章 名物制度 (181)
第一節 說“肆壺”與“田壺” (181)
第二節 由曾侯寶鼎再議升鼎的有關問題 (189)
第三節 銅器銘文所見曾國職官及其身份舉隅 (193)
第六章 曾國之謎 (200)
第一節 隨仲嬭加鼎補說 (200)
第二節 隨州文峰塔新出隨大司馬嘉有戈小議 (201)
第三節 曾侯與編鐘銘文讀釋 (207)
第四節 隨州漢東東路墓地新出曾侯得銅器及相關問題 (225)
第五節 新出文獻與“曾國之謎”的新認識 (231)
第七章 葉家山墓地與西周早期的曾國 (241)
第一節 西周早期曾侯世系與葉家山三座大墓的年代和墓主 (241)
第二節 荊子鼎與成王岐陽之盟 (258)
第三節 葉家山M107所出濮監簋及相關問題 (265)
第四節 新刊兩件胡國銅鼎讀釋 (271)
附錄 (282)
附錄一 鄂、曾、楚青銅器的新發現及意義 (282)
附錄二 曾國青銅器的最新發現及其意義 (315)
後記 (327)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