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器在商周时期都是供贵族们享用的,一般平民不可能使用,即便是从农兼戎的平民手中的兵器也是为统治者巩固政权服务的,用于农业生产的工具少之又少。例如:鼎、簋等既是生活中的饪食器,也是立国的重器和区别身份等级的礼器。《周礼》记载:天子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大夫、士依次递减。此外,钟、钲、磬等也不仅仅是单纯意义上的乐器,亦是权力、地位的象征。编钟演奏的乐曲叫“雅乐”,多在宫廷里的庆典、礼仪、宴享中使用。
秦汉后,随着礼乐制度的破坏和铁器、漆器、瓷器进入日常生活,铜质器皿的种类逐渐减少,装饰渐趋简单,器形日益单薄,中国古代铜器由此逐渐走向衰落。
宜昌博物馆现藏有各时代铜器一千余件(套),其中一级文物37件(套),二级文物45件(套),三级文物406件(套)。
《宜昌博物馆馆藏文物图录(铜器卷)》选录其中的一百余件(套)精品,按类别与时代加以编排;以期对青铜器研究者与爱好者了解宜昌地区青铜器发展脉络与总体面貌有所助益。如有纰漏之处,还请各位方家指正。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