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艺术文献集成:东洲草堂金石题跋 郑斋金石题跋记
0.00     定价 ¥ 49.80
荆门市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3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34074868
  • 作      者:
    [清]何紹基
  • 出 版 社 :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12-01
收藏
作者简介

 

何绍基(1799年—1873年),字子贞,号东洲,别号东洲居士,晚号蝯叟,湖南道州(今道县)人,晚清诗人、画家、书法家。道光十六年进士。通经史,精小学金石碑版。书法初学颜真卿,又融汉魏而自成一家,尤长草书。著有《惜道味斋经说》、《东洲草堂诗·文钞》、《说文段注驳正》等。

沈树镛(1832年—1873年),字均初,一字韵初,号郑斋,川沙城厢(今浦东新区川沙镇)人,晚清碑帖学家、书画鉴赏家、文物图书收藏家。沈氏博学能文,工书善画,唯所作无多,难得一见,尤精碑帖考订。

展开
内容介绍

 

“艺术文献集成”搜集中国古代艺术方面的经典原著,以可靠的版本为底本,并予以重新校点整理,本书即是其中的一种。收录清代书法家何绍基的《东洲草堂金石跋》和沈树镛的《郑斋金石题跋记》两种作品。(清)何绍基,沈树镛撰,汪政点校。

展开
精彩书摘

 

东洲草堂金石跋卷一

跋阮相国藏齐侯罍文拓本

《说文》:‘讄,祷也。絫功德以求福也。’‘诔,谥也。’按‘讄’、‘诔’古通用,‘絫功德以求福’与‘絫其行事以作谥’,其义一也。许氏于‘讄’字下引《论语》:‘讄曰,祷尔于上下神祇。’今《论语》正作‘诔’,是一字矣。自王后、国君夫人有谥,大夫妻不得有谥,则亦不得有讄矣。此云‘齐侯女讄’者,特为表异也。‘齐侯为丧其□’,‘丧’字从从犬从亡,无可疑者。惟‘’字不可识,其为‘姑’为‘姊’?其左似‘’,其右又似‘古’字,难以言之。盖即指孟姜,孟姜,陈桓子无宇之妻也。齐侯有孟姜之丧,然礼,诸侯絶期,齐侯于孟姜不当有服,以其夫与子相继执国命,君不能不为之服也。曰‘命大子□□告□宗伯听命于天子’者,重丧服,且陈氏固欲得请于天子也。曰‘期则尔期,余不其’者,言尔欲服期则服之,余不汝违也。‘女受□归□□’者,‘女’谓使人。曰‘尔受御’者,‘尔’指齐侯,令其齐衰受御也。裳下缉曰‘齐’,《礼·丧服》疏:‘衰裳齐。’《说文》作‘’,此作‘’,从止,正裳下缉之义。‘受御’者,谓期服也。‘齐侯拜嘉命于天子’者,得服期,何为嘉命?陈氏则宜以为嘉命也,因而大舞、鼓锺皆得请也。‘璧玉’,玉之善者。‘备玉’者,备之言服,古备、服通。玉,可佩服者也。此‘备’下脱‘玉’字。‘司于大舞,司誓于大司命’者,大舞、大司命皆天子官。言受职司于大舞者,请得赐乐;受誓戒于大司命者,请得赐命也。大舞、司命《周礼》易其名耳。‘用璧、两壶、八鼎于南宫’者,齐侯祭桓子孟姜也。‘子用璧二备、玉二司、鼓锺一銉’者,桓子之子祭其家庙也。‘齐侯既桓子孟姜丧,其人民都邑堇□’者,言君为臣丧服齐衰期,则人民都邑益彊盛也。‘舞用从尔大乐’,即所请于大舞者也。‘用铸尔’,即请于大司命者也。‘’二字脱失不可识。‘用御天子之事,直以’,陈氏为王臣矣。‘桓子孟姜,用乞嘉命,用匄眉寿,万年无疆,用御尔事’者,为陈氏颂祷无穷之词也。陈桓子无宇盖先卒,此齐侯自为孟姜服期,而云‘齐侯既桓子孟姜丧’者,恃权怙宠之词也。此齐侯,盖景公。景公之时,陈桓子无宇已卒。陈僖子乞事景公,得齐众心,宗族日彊,景公不能制,详见《左氏传》及《晏子春秋》。此器之作,亦无忌惮之甚矣。悼公之立,简公之弑,端见于此。余昔释‘’为‘丧’字,龚定庵谓古无因丧而受嘉命者,亦无以丧祭而匄眉寿者。岂知陈氏正因齐侯服孟姜之丧而侈言其贵盛,奚问礼之吉凶哉!因孟姜而作是器,器归陈氏,不得复属之齐侯,亦不得竟属陈氏,余因定为‘齐孟姜壶’。舟行摇兀,作此释文考订,一豁从前纷蔽,使许印林、陈颂南、徐问蘧、曹秋舫、吴子苾诸君见之,当同称一快也。壬寅六月二十六日邳州闸次。

阮相国藏齐侯罍文堇字考二则

许书‘洹’字下云,‘水在齐、鲁闲’。此假为‘桓’字,如‘槛泉’亦作‘滥泉’,‘杇’亦作‘污’,‘泭’亦作‘桴’之例耳。‘’下一字,相国师定为‘夏’字,精确之至。然则‘堇’一字为人名,如陈君说。‘子’上是‘支’字,窃意‘支子堇’即武子疆也。按许书‘,黏土也。从黄省从土。’古文‘’从黄不省,因黏土故从土,则从黄为从其声矣。《内则》:‘涂之以谨涂’。郑注:‘“谨”,当为“墐”也。墐涂,涂有穰草也。’‘墐’即‘堇’字,郑读必与‘穰’为叠韵,则是‘堇’字古音正与‘疆’同,字本从黄从土。‘黄’本从田,‘疆’字亦从田从土,形近音似,得相通假。此铭从古文作‘’,即‘疆’字也。巨斤切之音于古籍无征,盖起于后世矣。又许书‘畺’下出‘疆’,云:‘或从土彊声。’按‘彊’从弓畺声,则‘畺’是或体〔一〕,不得转从彊声,当是从土作‘壃’,俗误为‘疆’耳。武子之名,盖本作‘’,通作‘壃’,俗作‘疆’,或竟‘壃’字移‘土’于下作‘’,因形声皆似‘’而误作‘’〔二〕,转误作‘疆’,未可知也。金石文字往往足订六书、经史之讹,敢附臆见,请正。戊戌夏。

按《左传·昭二十六年》:‘冉竖射陈武子以告平子,平子曰:必子彊也。’杜注:‘子彊,武子字。’夫名‘’而字子彊,音义皆相近。《史记·田敬仲世家》作‘武子开’。按‘开’从幵声,古音又与巨斤切之音同部。是武子名,亦名开,而字子彊也。或作‘武子疆’者,误字为名,又误‘彊’为‘疆’耳。又《齐世家》,《索隐》引《世本》:‘陈桓子无宇産子亹,亹産子献,献生鞅。’是陈桓子之子开与乞之外,尚有子亹也。惟云‘子亹’、‘子献’,而下第云‘鞅’,疑‘亹’、‘献’亦是名,非字,‘子’字连上读。

又按,魏文侯使使言周天子及诸侯,请立齐相田和为诸侯,周天子许之。此器有‘天子之事’云云,窃意田太公始为诸侯,告于桓子孟姜之庙,姼天子之命而作是器也。惟太公名和不名,姑记之以俟有会通其说者。

跋积古斋藏王复斋款识摹本

按第一锺首一字似‘魏’字,下从土,犹从山之意。第三字似‘击’字,右‘殳’字甚明,右上作‘’,下作‘’,古又、手一也。右栾末上似‘舞’字,‘’似半字,‘’似舞字。上半‘’之省,下半‘’之变,古‘’字下从亾也。‘季鼎’疑当作‘季鼎尊’,‘’字合于‘’为‘’字,古‘扬’字,作‘’之省。上云:‘锡鼎马两,故作季鼎宝尊彝。’一器两‘’字,不得前以为‘贝’,后以为‘员’,合‘女’为‘’也。楚公锺自左而右第一行‘’是‘甲申’字。‘楚公’下一字‘’似‘旅’字。按‘旅’古文‘’,《说文》小篆作‘’,从从。‘’,旌旗之斿蹇之貌。此上作‘’,正象旌旗蹇,下则古文‘’之省也。第二行‘’,‘吴靁’是器之名。‘’即‘戡’,立戈在上。‘’,古文‘克’,或作‘’,此其省也。第三行‘’,似‘仲’字,楚公之字。‘公’下‘’即‘旅’字,断非‘狂’字也。第四行‘’疑即‘不亾’字。按‘旅’者,庄王名。庄王灭舒蓼,盟吴越而还,见《左传·宣公八年》。据经文,事在六月,其七月甲子,日有食之。杜氏云:‘月三十日食。’然则八月朔为乙丑,二十日为甲申,此云‘八月甲申’,正八月二十日也,即此作锺之日,因始盟吴,故器名‘吴靁’。凡器有雷云者,皆可称‘靁’也。‘戡’、‘克’云者,盖即灭舒蓼事。称‘楚公’者,或自问鼎后暂去王号,如熊渠畏厉王亦暂去王号也。是为楚庄王锺,似无疑义矣。孙渊如观察所藏‘敏敦’亦记楚王平吴,是其类。‘父已鬲’首行‘’是‘戎’字,左略,象立戈形‘—’。仲偁父鼎‘’是‘乃’字,下师艅鼎正证也。仪征相国师出示此册,即所见记,请诲定,他日并乞将宋拓原册赐观,不胜冀幸。时丁酉小雪日。

 

 

 

展开
目录

 

东洲草堂金石跋目录:

卷一

跋阮相国藏齐侯罍文拓本

阮相国藏齐侯罍文堇字考二则

跋积古斋藏王复斋款识摹本

秦公华钟文考为程兰川作

跋秦公朢锺文拓本

跋秦公钟文拓本

跋秦公牼钟文拓本为吴平斋作

跋师酉敦拓本

跋邿季敦拓本

跋卯敦拓本

跋叔簠拓本

跋子祝禽鼎拓本

跋追敦拓本

跋张仲簠拓本

跋彝拓本

跋商歫末拓本

程木庵藏竟宁铜鴈足镫考寄六舟上人

题竟宁铜鴈足镫款识拓本为潘玉泉作卷二

校定阮氏积古斋款识释文一百五十四则卷三

跋吴平斋藏石鼓文旧拓本

跋吴平斋藏石鼓文宋拓本

跋吴平斋藏秦泰山二十九字拓本

跋杨龙石藏地节二年杨氏买山券拓本

敦煌太守裴岑纪功碑考

跋石门颂拓本

跋崇朴山藏华山碑四明本

跋黄小松旧藏衡方碑拓本

又跋衡方碑拓本

 

.....................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荆门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